李方桂語言學論著獎得獎者

[2006]

[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10] [2011] [2012] [2014-2015]

CHEN Shu-Fen 陳淑芬

Rendition Techniques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ree Sanskrit Buddhist Scriptures . Cambridge Buddhist Institute Series 1, Nardinge Simpole Publishing. 2004.

陳淑芬博士之專書將「金剛經」、「般若心經」與「阿彌陀經」之梵文原文與各種漢譯本加以比較,討論佛典術語翻譯之技巧層面。特別重視譯者之翻譯年代、出生地及語言背景,並探索此等因素與翻譯技巧之關連性。作者熟悉梵文,直接以原典與譯文比較,做第一手之研究,故能掌握詳細而豐富之資料,作翻譯技巧(Rendition Techniques)之分類。梵文譯為中文,梵文術語成為漢語中之外來借詞,借詞之研究自然屬於語言學之領域,翻譯技巧之分類亦即借詞之分類。研究極為扎實,深入探討翻譯佛教術語之問題,對佛經翻譯之研究大有貢獻。


[2006] [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10] [2011] [2012] [2014-2015]

[2007]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特優獎


WANG Feng 汪鋒

Comparison of Language in Contact: The Distillation Method and the Case of Bai. Taipe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2006.

Based upon both synchronic differences and diachronic changes, Dr. WANG Feng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Bai language, presents a new-subgrouping of its dialects, and provides a reconstructed proto-Bai system. By applying the Distillation method to a comparative study, Wang examines the analytical process of distinguishing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transmitted elements in the language, explicitly identifies the stages in this analytical process, and employs objective tests to distinguish several chronologically distinct layers of Sinitic borrowings in Bai from the inherited lexicon of the language. This detailed work was a manifestly laborious, creative and intellectually challenging process. In the words of one reviewer, Wang's efforts have taken the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Tibeto-Burman languages to new heights. More importantly,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his research bear special significance on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general.

Wang, who received his PhD from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2004, is now teaching at Peking University.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優等獎


丘學強

《軍話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

軍話散見於廣東、福建、海南、廣西等地,其語言性質,自來有不同說法。本書作者丘學強教授實地調查各種軍話,紀錄各處語言特點。其描述之詳盡,分析之細密,前所未有。尤有進者,作者在共時討論之餘,更進行歷史探討及方言比較。根據軍話與《中原音韻》、《洪武正韻》、及週邊現代方言各音系之間的對比,對軍話的形成時代、演變軌跡、軍話與明代官話的關係、以及跟軍話有關的一些方言理論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並提出極有創見的看法。論述中,作者徵引大量方志史書,以資證明,更是難能可貴。研究軍話,不僅要作大量的田野工作,並須對閩粵客家各種方言有相當深入的了解,對歷史文獻有充分的掌握,才能另闢蹊徑,後出轉精。《軍話研究》是第一部全面性研究軍話的著作,在漢語方言學上有不可忽視的貢獻,是語言學界與歷史領域工作者值得仔細參考的重要資源。

丘學強 2002 年取得暨南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深圳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2007-2008]

[2006] [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10] [2011] [2012] [2014-2015]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特優獎


秋谷裕幸

《浙南的閩東區方言》。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語言暨語言學》專刊甲種之十二,2005 年,284 頁。

研究閩東方言專著,歷來不多。秋谷裕幸教授實地調查泰順和蒼南兩方言點,對語音,詞彙,語法進行詳細記錄,並加以比較,材料翔實,論證清晰。對前人研究,既作全面歸納,復提出有關方言歸屬問題,分析精闢。

作者以為泰順蒼南原屬蠻話片,後因方言接觸,受吳語影響,而各自獨立發展。秋谷裕幸教授曾發表多篇文章討論浙江西南及福建西北的吳方言,今《浙南的閩東區方言》更進一步說明閩方言內部的繁複發展,以及吳閩方言之間的多重關係。秋谷裕幸教授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值得讚揚。

《浙南的閩東區方言》是研究閩語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但在材料方面拓闊學者研究的視野,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對閩語比較研究的整體概念,以及閩語在漢語語音詞彙發展史上所佔的地位,有更全面的認識。它在漢語方言學上有不可忽視的貢獻。

秋谷裕幸教授 1988 年取得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碩士,1989 年至 1993 年在東京都立大學攻讀博士課程。1990 年留學廈門大學。現任日本愛媛大學副教授。


[2008-2009]

[2006] [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10] [2011] [2012] [2014-2015]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優等獎


劉敏芝

《漢語結構助詞「的」的歷史演變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2008年, 202 頁。

在研究漢語歷史語法的眾多著作中,劉敏芝的《漢語結構助詞「的」的歷史演變研究》是第一本把結構助詞“的”的研究撰為專書。全書從“的”的組合功能、“的”字結構的句法功能、“的”表自指和轉指的功能等三方面來描述結構助詞“的”的演變歷程。作者參考大量文獻,按唐五代、宋金、元代、明代、和清代五個階段,分章討論“的”的發展,並進行系統分析,研究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零標記和“底(的)”出現的聯繫,以及上古漢語“者”、“所”、“之”三個功能詞的弱化。其間,并利用《老乞大》異時版本的比較,論證“的”的歷時變化。

劉敏芝以「的」為題,進行歷時探索。上下兩千年的材料,縷分條析,為整體研究奠下牢靠的基石。作者對問題的處理,大膽假設,細心求證,為「的」在漢語歷史上的變化,做出一個精細而又全面的勾勒。對研究漢語語法的學者而言,《漢語結構助詞「的」的歷史演變研究》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的著作。

劉敏芝 1997 年取得河北師範大學學士,2000 年取得華中師範大學碩士,2003年取得北京大學博士。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2010]

[2006] [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10] [2011] [2012] [2014-2015]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優等獎


王冬梅

《現代漢語動名轉換的認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

名詞與動詞互相轉用是漢語中常見的語法現象。歷來學者,或從結構分析,或從衍生切入,雖各有發明,但未窺全豹。王冬梅博士另闢蹊徑,採取認知語言學理論架構,進行大量語料研究,寫成《現代漢語動名互轉的認知研究》一書,對互轉現象,作出更全面的勾勒,更具體的分析。

《互轉》一書,共分八章。作者首先提出“概念轉喻”的認知模型,並闡釋構成轉喻模型的三大要素,包括認知框、激活,和顯著度。繼而分章討論動詞名化及名詞動化各種現象。動名互轉,本質上是一種概念轉喻,不過,動名互轉往往呈現不對稱的現象。由動轉名比較容易,而且比較有系統,語義變化也相對整齊;由名轉動則變化較大,語義轉變也比較不一致。本書運用“概念轉喻”的認知模型,一方面從詞語層面解釋互轉的現象,另一方面在語法層面,更發現不少鮮為人知的規律。作者認為名動互轉的類型及限制,是轉喻在各種認知框架中的不同體現。由動轉名是利用整體事件轉喻為實踐部份的事物,由名轉動則為由部份事物轉喻為整體事件。整體轉喻部分,比部份轉喻整體容易,因此名動互轉的不對稱,正反映認知的不對稱。轉喻的概念並非作者首創,但是本書的研究卻是轉喻研究的一項突破,把名動轉類分析為語法轉喻,並將概念轉喻的認知規律,和名動轉類的句法規律統一貣來,在相同的概念轉喻認知模型中作出具有概括力的解釋。

《現代漢語動名互轉的認知研究》根據大規模語料庫中的原始材料,細分條析各種轉用現象,並進行統計,從而總結並解釋互轉的規律。全書以簡馭繁,實事求是,在一個簡單明確的“概念轉喻”框架內,對有關現象,作了具有較高概括性、且有一定心理現實的統一解釋,是認知語言學研究中並不多見的一部有突出學術價值的作品。本會執行委員經詳細討論,決定頒予優等獎。


[2011]

[2006] [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10] [2011] [2012] [2014-2015]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優等獎


鄧思穎

《形式漢語句法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鄧思穎教授 2010 年出版《形式漢語句法學》,列為上海教育出版社《西方最新語言學理論譯介》系列叢書之一。本書定位卻並非一般純粹綜述性的譯介,而是採用新理論模式,討論前人各項研究,對漢語句法,從詞、詞類,到各種短語、各類句式等現象,展開全面、和更深入的探討。

鄧書共分十一章。導論部份首先說明本書所採用的語法學體系,介紹語言學和句法學的關係。然後逐章介紹組成漢語語法的基本語法單位和語法關係。對詞和詞類的觀念,根據形式特徵和語義特徵,重新檢討,提出漢語詞類當分十三大類。對句法操作,從合併、層級、統領三個層面,分析詞以上的語法單位和組織。對漢語句法結構,主要集中討論名詞性結構、主謂結構、述賓結構、述補結構、偏正結構、聯合結構等課題。

生成語法是近年研究語法的重要理論架構,用中文撰寫的有關著作頗多。學者或借用英語例句介紹生成理論重點,或選取漢語個別課題作為新理論研究的對象。本書作者基於生成語法的框架,撰寫此書,既介紹生成語法理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更緊密結合漢語語法研究多年來的實踐,通篇選用真實的漢語例子討論問題,將傳統的漢語語法學者感興趣的各類熱點、難點和問題,全盤檢討,對比傳統觀點和生成語法角度的已有研究,並提出自己的看法。理論色彩強,語料豐富,而討論部份,深入淺出,對初涉獵生成語法的讀者,極富啓發性。「原來這裡邊還大有研究,因而引起研究的興趣。」所以本書的刊行,對將來漢語語法學的研究,定必有深遠的影響。

《形式漢語句法學》的原創性主要在它能夠概括多方面的觀察和分析,把漢語語法學的一些優良傳統和重大發現,用一種新的形式、新的理論延續下去。外審專家以為「它要求作者不僅精通生成語法理論,同時對傳統語法、描寫語法、認知功能語法框架內的漢語實踐也認識甚深,對漢語句法的許多不同方面都做過原創性的研究」。這樣的工作和承擔,難能可貴,這樣的著作,值得褒揚。本會執行委員經詳細討論,決定頒予優等獎。


[2012]

[2006] [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10] [2011] [2012] [2014-2015]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特優獎


燕海雄

《論東亞語言塞音的音變規則》。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

研究語音演變,可以根據自然演化原理來進行分析,利用實驗語音學和田野語音學等具體方法來蒐集材料和證據。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循此路向從事研究的學人漸多,但總體而言,成果還有待進一步發展。2011 年,燕海雄先生出版《論東亞語言塞音的演變規則》,由上海中西書局出版,從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框架中尋求塞音聲母的語音對應規則,並輔以實驗語音學成果,對核心詞彙進行比較和分析,對演變加以解釋。全書論述,體大思精,對歷史語言學尤其是對東亞語言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貢獻。

《論東亞語言塞音的演變規則》全書共分十章。前三章對東亞語言地區、音變規則、和塞音變化等問題提出綜合性的討論,條理清晰。所謂東亞語言,主要包括漢語、藏緬語、侗台語、苗瑤語、南亞語、以及南島語。第四章到第八章則分章討論塞音音變規則,包括調音部位、調音方法、到發聲類型、氣流機制四大範疇。對調音部位的前移和後移、對塞音如何塞擦音化、如何擦音化、如何脫落、對齦腭塞擦音和捲舌塞擦音的來源、對濁爆發音的清化和送氣、對內爆音的產生等等現象,都根據漢語方言和東亞語言,作出深入而細微的觀察和分析。第九章探討塞音實現機制,對古代東亞語言中的塞音在現代語言的輔音系統中以何種形式呈現,加以闡釋。第十章是全書總結,根據研究所得,將塞音演變歸納為 31 條音變規律。

作者在書中指出:“傳統歷史語言學的理論與方法在適應東亞語言研究的過程中遇到挑戰,也帶來發展和完善的契機。”他認為建立系統的音變規則庫是歷史語言學適應東亞語言與的關鍵。從此理念出發,作者選取塞音作為音變規則庫的起點和突破點。外審學人認為此書是東亞語言中這類研究的首創,其原創性體現在選材。作者對語言材料有充分的掌握,分析能力也達到較高水平。本會執行委員經詳細討論,認為此書所建立的音變規則,既能具體處理東亞語言有關現象,同時在方法論上的實踐,更具有普遍性的共性意義,所以決定頒予優等獎。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優等獎


姜南

《基於梵漢對勘的〈法華經〉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姜南先生 2011 年出版《基於梵漢對勘的〈法華經〉語法研究》,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全書共分六章,以西晉竺法護所譯《正法華經》和姚秦鳩摩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與相應的梵文原典,進行對勘研究。作者利用同經異譯,重整中土漢譯佛典的語言特點,揭示漢譯和原文在語素、詞、片語、句子、段落各層面的對應關係,說明原典語言如何通過翻譯媒介,將一些本來不同於漢語固有的語法形式,逐步擴散到中土語言,從而成為推動漢語演變的重大力量。

佛教漢語近年成為漢語史學界的一門顯學,但是通曉梵文者少,研究時有將佛典語言和中土文獻混作一談。本書作者不僅對漢譯佛經具有全面並深刻的認識,而且更能從語言接觸的角度,對《法華》梵漢異同展開深入的查勘。《法華經》十品,作者進行詳細的語料對勘,標注每個梵文單詞的詞彙語法資訊,對原文及漢譯分別進行篇章話語以及句法結構分析。根據觀察所得,對中古漢語如何受到佛經翻譯的影響,提出進一步的看法。全書討論課題,包括格範疇、動詞變化、特殊構式、複句、篇章銜接等等,都是漢語史上一些重要的現象。作者採用梵漢對勘方法,觀察入微,提出不少頗具創新性的結論。比如她認為漢譯佛典中動賓之間的“於”,並非四字韻律造成,而是對譯梵文賓語的標誌;翻譯中判斷句式 “S,N 是”,因為大多出現在確定身份從而進行強調的場合,所以認為其中的“是” 並非判斷繋詞,而是對譯梵文的指示代詞。這些看法,雖非定論,但是作者的努力充分表現出該方法在語法研究方面獨特價值,為今後同類研究提供範例,具有引領作用。

外審專家認為本書重點在《法華經》的語法研究,但就其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來看,尤其是考察漢語在外來影響下而發生的語法演變,作者為今後漢語史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實證方面的借鑒。對有關語言接觸理論的研究,本書的分析,更能發揮積極的影響。本會執行委員經詳細討論,認為《基於梵漢對勘的〈法華經〉語法研究》一書在理論方法的運用、在具體語法現象的探討,都達到崇高的學術水準,一致決定頒予特優獎。


[2014-2015]

[2006] [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10] [2011] [2012] [2014-2015]

李方桂語言學論著獎

Carine Yiu (姚玉敏)

The Typology of Motion Even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Dialects. Berline:De Gruyter,2014.

The position of Mandarin and other Sinitic languages in a typological dichotomy of verb-framed vs. satellite-framed languages has been a topic of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since Talmy (2000). This book contributes to the debates by a comparative study in both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 It examines the encoding of motion events in five contemporary Sinitic languages (Mandarin, Wu, Hakka, Min, Cantonese) and unearths general patterns of variation among them in their use of verb-framing or satellite-framing strategies to code directional expressions. It also offers a detailed study of motion events in the recent history of these languages, based on colloquial textual data of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showing that they attest to the claim that Chinese has been changing from a verb-framed type to a more satellite-framed type of language, but at different rates in different Sinitic languages and their dialects.

The reviewers and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have found Dr. Yiu’s study to be highly deserving of a lfk book award as it considerably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motion event types in typological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 with important original findings. The book is also praised for the rich empirical evidence it has gathered for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and the innovative approach of using both contemporary and recent historical data to demonstrate historical change in progress across different languages or dialects. It is one of the first large-scale typological studies of Sinitic languages on a particular syntactic construction in great detail. In addition to achieving its goals, the rich results of Dr. Yiu’s study also shed new light on the issue of word order and 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 change, and have positive new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micro- and meso-comparative study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